北京时间 8 月 6 日,意甲联盟与意大利球员工会(AIC)共同宣布达成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集体劳资协议,新规明确:自 2025 年 9 月 2 日起,所有新签约球员若随队降级至意乙,其固定工资将自动减少 25%,且这一措施将持续至球队重返意甲为止。这一协议标志着意甲在平衡俱乐部财务健康与球员权益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欧洲职业足球联赛的劳资关系提供了新范式。
新规仅针对 2025 年 9 月 2 日之后签署的球员合同,现有合同(包括今夏已完成签约的球员)仍按原条款执行。这意味着短期内不会对现役球员薪资造成直接冲击,但未来球员签约时需直面降级风险带来的收入波动。
大家还在搜:降薪幅度固定为 25%,且不得低于意大利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例如,一名年薪 200 万欧元的球员若随队降级,其年薪将降至 150 万欧元,但需确保不低于意乙球员的最低保障薪资。
降薪措施将在球队降级后的首个赛季自动触发,且在球队未升级期间持续有效。一旦俱乐部重返意甲,球员薪资将恢复至原合同水平。这一设计既给予俱乐部缓冲期,也为球员提供了明确的薪资恢复路径。
若俱乐部与球员在合同中另行约定排除该条款,则自动降薪机制不生效。这为双方保留了个性化协商的灵活性,例如明星球员可能通过谈判争取豁免权,或要求俱乐部提供升级奖金作为补偿。
意甲中小俱乐部长期面临转播收入分配不均、商业开发滞后等问题。据意甲联盟统计,降级球队的年收入平均减少 40%-60%,其中电视转播权损失占比超过 70%。此前,尤文图斯、拉齐奥等俱乐部曾因降级陷入财务危机,被迫通过出售核心球员或接受注资维持运营。新规通过制度化降薪,预计可使降级球队每年节省数百万欧元开支,缓解现金流压力。
意大利球员工会(AIC)在谈判中放弃了部分权益,以换取更稳定的劳资合作框架。例如,工会此前坚持 “个别协商优先” 原则,但此次同意引入自动降薪机制,以避免俱乐部在降级后单方面撕毁合同。工会主席达米亚诺・托马西表示:“这是一次艰难但必要的平衡,我们希望通过制度设计减少争议,让球员专注于球场上的表现。”
意甲联盟主席洛伦佐・西莫内利强调,新规旨在 “构建更公平、可持续的联赛生态”。通过将薪资与联赛级别挂钩,联盟希望激励球队提升竞争力,同时避免 “为保级而过度举债” 的恶性循环。数据显示,过去五个赛季中,意甲降级球队的平均薪资支出占营收比例高达 85%,远超健康财务模型的 50% 阈值。
相比英超俱乐部通过个别协商设置降薪条款(如莱斯特城曾要求降级球员降薪 40%),意甲的自动机制更具标准化和强制力。但批评者认为,这一政策可能剥夺球员的谈判权,尤其是对中小球队的边缘球员不利。此外,与德甲通过 “50+1” 政策限制资本扩张不同,意甲试图通过薪资杠杆实现财务平衡,其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2020 年疫情期间,意甲联盟曾提议球员降薪 30%,但因球员工会强烈反对而流产。此次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劳资双方从对抗走向合作。球员工会副主席卡拉尼奥表示:“我们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明白长期制度建设比短期利益争夺更重要。”
西甲、法甲等联赛已开始研究意甲模式。例如,西甲联盟主席特瓦斯近日表示,将考虑在 2026 年劳资协议谈判中引入类似条款,以应对巴列卡诺、埃尔切等球队的财务危机。而英超因强调 “契约自由”,预计短期内难以效仿。
意甲联盟与球员工会的这一乐鱼网页版协议,本质上是一次关于 “风险共担” 的制度实验。它既为俱乐部提供了财务安全网,也迫使球员直面职业足球的残酷现实。未来,随着协议的落地,意甲的竞争格局、转会市场和薪资结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而这一模式能否在保障联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球员权益,将成为全球职业体育治理的重要观察样本。正如西莫内利所言:“今天的妥协,是为了明天的足球能更健康地奔跑。”
相关搜索:以便获取最新的优惠活动以及最新资讯!